朝聖台南牛肉湯卻「吃到進口牛」? 店家坦承:牛五花用的是進口肉

台南的牛肉湯一直以來都是饕客必訪的美食之一,尤其是以現宰溫體牛肉所煮成的牛肉湯,更是享譽全台。然而,近日有網友朝聖一家台南牛肉湯店後卻在網上抱怨,質疑自己吃到的並不是新鮮的溫體牛,而是火鍋常見的進口牛五花肉片。消息一出,引發了大批網友熱烈討論,店家也坦承,店裡的「牛五花」確實是進口牛,並且沒有特別標註,這讓許多消費者感到不滿。今天,巴小比就來和大家深入探討這起事件,並分享如何分辨真正的溫體牛肉湯。

台南牛肉湯名氣響亮 卻被指控使用進口牛五花

台南的牛肉湯以現宰溫體牛聞名,每天清晨從屠宰場直送到餐廳,顧客能品嚐到鮮嫩的牛肉,這也是吸引大量遊客的原因之一。溫體牛肉在高湯中輕燙幾秒,微微泛紅的肉片配上清澈的湯頭,滋味鮮美無比,這樣的牛肉湯早已成為台南美食地圖上的重要一環。

然而,近日一名網友在網上抱怨,指稱自己朝聖台南牛肉湯後,發現湯中的肉片似乎不像傳說中的溫體牛,而更像是火鍋用的牛五花。該網友的質疑引發熱議,特別是針對「牛五花」的肉質來源是否真的是溫體牛。

店家面對質疑,坦承:「我們用進口的,只有牛五花是進口肉,其他都是現宰的溫體牛肉。」他們進一步解釋,若是使用台灣本地現宰的牛五花,成本會非常高,一碗牛肉湯可能要賣到300元。由於價格考量,他們選擇使用進口牛五花,並認為不需要特別標註肉品來源。

消費者質疑:不標註進口肉片是否合理?

這樣的回答顯然未能讓消費者滿意,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讓人有「被欺騙」的感覺。一位台南當地人就表示:「台南的牛肉湯之所以出名,就是因為新鮮的溫體牛,怎麼可以用進口肉來騙人呢?」他強調,當地人吃牛肉湯最注重的就是肉的鮮度與品質,溫體牛的口感和進口冷凍肉有明顯區別,尤其是在湯頭的清澈度和肉片的晶瑩透亮程度上。

巴小比也認為,台南牛肉湯之所以能夠在全台引起這麼大的關注,正是因為它強調「溫體牛肉」的鮮美特色。如果店家使用進口牛五花肉,理應清楚標示,讓消費者有知情權,這樣才不會讓人感到失望或被誤導。

溫體牛與進口牛的差異 如何辨別?

非當事牛肉湯業者生哥:「如果是買冷凍的話,我跟你講就不會晶瑩剔透。」

那麼,溫體牛與進口牛的差別究竟在哪裡?巴小比幫大家整理了一些辨別的要點:

  1. 湯頭清澈度:溫體牛肉因為肉質新鮮,燙煮後的湯頭會較為清澈,不會有過多的油花或雜質。而進口牛五花通常含有較多脂肪,燙過後容易讓湯面浮起一層油,湯色也會較混濁。

  2. 肉片的透明度:溫體牛肉燙煮後,肉片呈現晶瑩剔透的質感,肉色微微泛紅,看起來十分誘人。相較之下,冷凍牛五花的肉片則會顯得比較白濁,並且肉質會稍微鬆散,少了溫體牛肉的彈性和嫩度。

  3. 口感差異:溫體牛肉因為肉質新鮮,口感更為緊實有彈性,而進口冷凍牛肉在燙煮後,口感會較軟,缺乏那種「嫩中帶脆」的感覺。

店家應清楚標示食材來源 保護消費者知情權

這起事件反映出,消費者在外用餐時對於食材來源的知情權非常重要。巴小比認為,店家若在招牌上強調「溫體牛」,卻使用了進口冷凍牛五花,儘管成本考量可以理解,但應該在菜單或告示牌上清楚標示,避免誤導消費者。這樣的透明化資訊不僅能提升消費者的信任感,也能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糾紛。

朝聖台南牛肉湯 記得留意食材標示

台南牛肉湯確實是值得品嚐的美食,但消費者在享用時也應多加注意食材的標示。這次的事件提醒我們,在外用餐時,應該對食材來源保持一定的敏感度,尤其是像牛肉湯這樣講求鮮度的美食。如果對食材有疑問,隨時可以詢問店家,保障自己的知情權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